解析怎麽測量mos管內阻及檢測MOS管好壞的五大訣竅
場效應管 元器件測試怎麽測量mos管內阻
本文分享一下怎麽測量mos管內阻及檢測MOS管好壞的五大訣竅。具体图如下文:现在市场上黑多mos管是假的,用高导通内阻,低电流的mos管冒充低导通内阻,高电流的mos管,因此需要测量mos内阻以鉴别真伪。
1:給mos管gs兩端加上10V電壓,導通mos管。
2:給mos管DS通過1A電流,可使用帶限流的電源,把限流調到1a,電壓調到0.1V。
3:用高精度萬用表測量(六位半)測量MOS管DS端電壓V。
MOS管的Ron=V/1A。
檢測MOS管好壞的五大訣竅
(一)用測電阻法判別MOS管的電極
根據MOS管的PN結正、反向電阻值不一樣的現象,可以判別出MOS管的三個電極。
具體方法:將萬用表撥在R×1k檔上,任選兩個電極,分別測出其正、反向電阻值。當某兩個電極的正、反向電阻值相等,且爲幾千歐姆時,則該兩個電極分別是漏極D和源極S。因爲對MOS管而言,漏極和源極可互換,剩下的電極肯定是柵極G。也可以將萬用表的黑表筆(紅表筆也行)任意接觸一個電極,另一只表筆依次去接觸其余的兩個電極,測其電阻值。
當出現兩次測得的電阻值近似相等時,則黑表筆所接觸的電極爲柵極,其余兩電極分別爲漏極和源極。
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,说明是PN结的反向,即都是反向电阻,可以判定是N沟道場效應管,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;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,说明是正向PN结,即是正向电阻,判定为P沟道場效應管,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。若不出现上述情况,可以调换黑、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,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。
(二)用測電阻法判別MOS管的好壞
測電阻法檢測MOS管是用萬用表測量MOS管的源極與漏極、柵極與源極、柵極與漏極、柵極G1與柵極G2之間的電阻值同MOS管手冊標明的電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別管的好壞。
具體方法:首先將萬用表置于R×10或R×100檔,測量源極S與漏極D之間的電阻,通常在幾十歐到幾千歐範圍(在手冊中可知,各種不同型號的管,其電阻值是各不相同的),如果測得阻值大于正常值,可能是由于內部接觸不良;如果測得阻值是無窮大,可能是內部斷極。然後把萬用表置于R×10k檔,再測柵極G1與G2之間、柵極與源極、柵極與漏極之間的電阻值,當測得其各項電阻值均爲無窮大,則說明管是正常的;若測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爲通路,則說明管是壞的。要注意,若兩個柵極在管內斷極,可用元件代換法進行檢測。
(三)用感應信號輸人法估測MOS管的放大能力
具体方法:用万用表电阻的R×100档,红表笔接源极S,黑表笔接漏极D,给場效應管加上1.5V的电源电压,此时表针指示出的漏源极间的电阻值。然后用手捏住MOS管的栅极G,将人体的感应电压信号加到栅极上。这样,由于管的放大作用,漏源电压VDS和漏极电流Ib都要发生变化,也就是漏源极间电阻发生了变化,由此可以观察到表针有较大幅度的摆动。如果手捏栅极表针摆动较小,说明管的放大能力较差;表针摆动较大,表明管的放大能力大;若表针不动,说明管是坏的。
根据上述方法,我们用万用表的R×100档,测结型場效應管3DJ2F。先将管的G极开路,测得漏源电阻RDS为600Ω,用手捏住G极后,表针向左摆动,指示的电阻RDS为12kΩ,表针摆动的幅度较大,说明该管是好的,并有较大的放大能力。
(四)用測電阻法判別無標志的MOS管
首先用測量電阻的方法檢測MOS管得找出兩個有電阻值的管腳,也就是源極S和漏極D,余下兩個腳爲第一柵極G1和第二柵極G2。把先用兩表筆測的源極S與漏極D之間的電阻值記下來,對調表筆再測量一次,把其測得電阻值記下來,兩次測得阻值較大的一次,黑表筆所接的電極爲漏極D;紅表筆所接的爲源極S。
用這種方法判別出來的S、D極,還可以用估測其管的放大能力的方法進行驗證,即放大能力大的黑表筆所接的是D極;紅表筆所接地是8極,兩種方法檢測結果均應一樣。當確定了漏極D、源極S的位置後,按D、S的對應位置裝人電路,一般G1、G2也會依次對准位置,這就確定了兩個柵極G1、G2的位置,從而就確定了D、S、G1、G2管腳的順序。
(五)用測反向電阻值的變化判斷跨導的大小
对MOS管N沟道增强型場效應管测量跨导性能时,可用红表笔接源极S、黑表笔接漏极D,这就相当于在源、漏极之间加了一个反向电压。
此時柵極是開路的,管的反向電阻值是很不穩定的。將萬用表的歐姆檔選在R×10kΩ的高阻檔,此時表內電壓較高。當用手接觸柵極G時,會發現管的反向電阻值有明顯地變化,其變化越大,說明管的跨導值越高;如果被測管的跨導很小,用此法測時,反向阻值變化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