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場效應管(FET)-場效應管(FET)分类、原理、用途等知识详解
什么是場效應管(FET)-場效應管(FET)分类、原理、用途等知识详解
場效應管和双极晶体管不同,仅以电子或空穴中的一种载子动作的晶体管。按照结构、原理可以分为:1、接合型場效應管 2、MOS型場效應管
(一)場效應管(FET)-接合型場效應管(结型FET)
1、原理
N通道接合型場效應管如图所示,以P型半导体的栅极从两侧夹住N型半导体的结构。将PN接合面上外加反向电压时所产生的空乏区域用于电流控制。
N型結晶區域的兩端加上直流電壓時,電子從源極流向漏極。電子所通過的通道寬度由從兩側面擴散的P型區域以及加在該區域上的負電壓所決定。
加強負的柵極電壓時,PN接合部分的空乏區域擴展到通道中,而縮小通道寬度。因此,以柵極電極的電壓可以控制源極-漏極之間的電流。
2、用途
即使柵極電壓爲零,也有電流流通,因此用于恒定電流源或因低噪音而用于音頻放大器等。
結型FET的圖形記號
結型FET的動作原理(N通道)
(二)場效應管(FET)-MOS型場效應管
1、原理
即使是夾住氧化膜(O)的金屬(M)與半導體(S)的結構(MOS結構),如果在(M)與半導體(S)之間外加電壓的話,也可以産生空乏層。再加上較高的電壓時,氧華膜下能積蓄電子或空穴,形成反轉層。將其作爲開關利用的即爲MOSFET。
在動作原理圖上,如果柵極電壓爲零,則PN接合面將斷開電流,使得電流在源極、漏極之間不流通。如果在柵極舊外加正電壓的話,則P型半導體的空穴將從柵極下的氧化膜-P型半導體的表面被驅逐,而形成空乏層。而且,如果再提高柵極電壓的話,電子將被吸引表表面,而形成較薄的N型反轉層,由此源杖(N型)和漏極(N型)之間連接,使得電流流通。
2、用途
因其結構簡單、速度快,且柵極驅動簡單、具有耐破壞力強等特征,而且使用微細加工技術的話,即可直接提高性能,因此被廣泛使用于由LSI的基礎器件等高頻器件到功率器件(電力控制器件)等的領域中。
MOS FET的图形记号
MOS FET的动作原理(N通道)
(三)常用場效用管
1、MOS場效應管
即金属-氧化物-半导体型場效應管,属于绝缘栅型。其主要特点是在金属栅极与沟道之间有一层二氧化硅绝缘层,因此具有很高的输入电阻(最高可达1015Ω)。它也分N沟道管和P沟道管,符号如图1所示。通常是将衬底(基板)与源极S接在一起。根据导电方式的不同,MOSFET又分增强型、耗尽型。
所謂增強型是指:當VGS=0時管子是呈截止狀態,加上正確的VGS後,多數載流子被吸引到柵極,從而“增強”了該區域的載流子,形成導電溝道。
耗盡型則是指,當VGS=0時即形成溝道,加上正確的VGS時,能使多數載流子流出溝道,因而“耗盡”了載流子,使管子轉向截止。
以N溝道爲例,它是在P型矽襯底上制成兩個高摻雜濃度的源擴散區N+和漏擴散區N+,再分別引出源極S和漏極D。源極與襯底在內部連通,二者總保持等電位。
圖1(a)符號中的前頭方向是從外向電,表示從P型材料(襯底)指身N型溝道。當漏接電源正極,源極接電源負極並使VGS=0時,溝道電流(即漏極電流)ID=0。
隨著VGS逐漸升高,受柵極正電壓的吸引,在兩個擴散區之間就感應出帶負電的少數載流子,形成從漏極到源極的N型溝道,當VGS大于管子的開啓電壓VTN(一般約爲+2V)時,N溝道管開始導通,形成漏極電流ID。
國産N溝道MOSFET的典型産品有3DO1、3DO2、3DO4(以上均爲單柵管),4DO1(雙柵管)。它們的管腳排列(底視圖)見圖2。
MOS場效應管比较“娇气”。这是由于它的输入电阻很高,而栅-源极间电容又非常小,极易受外界电磁场或静电的感应而带电,而少量电荷就可在极间电容上形成相当高的电压(U=Q/C),将管子损坏。
因此了廠時各管腳都絞合在一起,或裝在金屬箔內,使G極與S極呈等電位,防止積累靜電荷。管子不用時,全部引線也應短接。在測量時應格外小心,並采取相應的防靜電感措施。
MOS場效應管的检测方法
(1)准备工作 测量之前,先把人体对地短路后,才能摸触MOSFET的管脚。最好在手腕上接一条导线与大地连通,使人体与大地保持等电位。再把管脚分开,然后拆掉导线。
(2)判定電極。將萬用表撥于R×100檔,首先確定柵極。若某腳與其它腳的電阻都是無窮大,證明此腳就是柵極G。交換表筆重測量,S-D之間的電阻值應爲幾百歐至幾千歐,其中阻值較小的那一次,黑表筆接的爲D極,紅表筆接的是S極。日本生産的3SK系列産品,S極與管殼接通,據此很容易確定S極。
(3).檢查放大能力(跨導)
将G极悬空,黑表笔接D极,红表笔接S极,然后用手指触摸G极,表针应有较大的偏转。双栅MOS場效應管有两个栅极G1、G2。为区分之,可用手分别触摸G1、G2极,其中表针向左侧偏转幅度较大的为G2极。 目前有的MOSFET管在G-S极间增加了保护二极管,平时就不需要把各管脚短路了。